
无题·相见时难别亦难
唐 李商隐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蓬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撤回。
我记得是在初中三年级学的这首诗,对感情没有一i点体验,也能体会到美和深情,无奈和期盼。后来学会了唱这首歌,之后再不会念这首诗了――因为一念就是歌曲的旋律,仿佛只有哼唱,才能把这首歌背诵下来。
唐诗浩如烟海,李白杜甫双峰横绝,边塞诗推岑参为首,五绝山水当属王维,七绝宫怨是王昌龄写得新巧奇丽,情诗则是李商隐当之无愧独占鳌头。“碧海青天夜夜心”,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,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 却话巴山夜雨时”,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……
写了那么多的爱情诗,隔了千年,依旧催人心弦,他四十六岁的生命里,至少有三十个春秋浸透在爱情的悲喜中。他不算很长的生命至少拥有三段爱情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撤回。
李商隐“五岁诵经书,七岁弄笔砚”,不到十岁父亲去世,少年时就“佣书贩舂”,为别人抄书挣钱,换米柴用。至十六岁,因擅长古文而得名,受令狐楚赏识器重,聘其为幕僚。令狐楚是中唐重要的政治人物,诗人,其骈文与韩愈的古文、杜甫的诗歌,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。李商隐一面应试,一面学文,但在科举上一再失败。
唐朝有修道之风,十五六岁就到玉阳山修道。玉阳山有一条山涧流过,叫玉溪;玉溪将玉阳山自然分隔成东西两座山峰。西山道观是女冠居住的场所;东山则是男道士学仙修道的地方。在一场春雨潇潇的午后,一把雨伞遮挡了诗人头上的雨滴。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,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,爱情如此自然,只需要两个人的四目相见,从此沉醉在春风里。这个女子就是宋华阳,原是宫内侍候公主的宫女,又随公主入道做了女道士。少年总是太贪痴,聪慧多情的华阳隐瞒不住怀孕的事实,李商隐被驱逐下山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撤回。
宫女跟公主又如何能比?清规戒律不是大唐公主适用,但对华阳完全适用。短暂的欢娱,无望的永好,永远的伤痛,不能公开的人和事,在心中汹涌的澎湃,一个人的情绪,一时呼啸在浪尖,一时沉坠的谷底!反复的煎熬,
诗人的诗都是《无题》了,无题,诗篇朦胧了的主角,却在心中深刻清晰,痛楚沉重。春天将逝,诗人回忆起跟华阳的每一次相见都不容易――有情人都知道不容易。而分离又是艰难,相聚短暂,如清晨的露珠很快消逝。东风无力吗?一颗心柔软的一塌糊涂,关春风什么事呢?若得长聚首,四季好风月,百花零落的,是无法缝补的伤心。春蚕整个躯体都是丝,生命消逝才可以倾吐完,蜡烛的泪,不燃尽何以滴尽?相思从身体到心灵,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早上一定是懒梳妆,容颜一定是哀愁,有情人不至,何必著花黄!夜晚相思的话语还是充溢在胸口,明月啊,你能把相思送达千里吗?月下的人,深夜冰凉,你知道多披一件衣衫吗?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撤回。
我在想你,你想我了吗?
如果不是道规不容,就算你在蓬莱仙山,离我也是不远。可是,这么多的不得已,我无法去看望你,我愿化为西王母的青鸟,殷勤的去看望你呀!
李商隐的《无题》共有十五首。他写给柳枝姑娘的诗,名字清清楚楚,还写了序,他写给妻子的《夜雨寄北》标题也清清楚楚。只有那些难以言说又不吐不快郁结于心的,才标作《无题》。世上有爱,可以轰轰烈烈的表白,世上还有爱,只能曲曲折折的隐藏。想起毛阿敏《相思》里面的歌词:
“守着爱,怕人笑,还怕人看清。”
这就是所谓的朦胧,而李商隐,正是朦胧诗的开创者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撤回。
“最肯忘却古人诗,最不屑一顾是相思。”
你相信最不屑一顾吗?反正我不信,这反而正是心中最最在意的那一点永远无法逃脱的情愫。
爱,就是想精神和身体上的无限接近。然而,可以在精神上高歌猛进,却不能沦为身体的奴隶。李商隐妻子去世之后,他仍然写了许多爱情诗,比如著名的《锦瑟》,但没有再娶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撤回。
也许有一种爱情,只要有千里相望就可以了。毕竟,千里的风,千里的月,千里的花花草草,千里的燕舞莺飞,也可以共同拥有。
李商隐,晚唐一只多情的蝴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