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\u3000\u3000(一)课文原句:同上(六年级下册第13课)
(二)文化因素:出自古代谚语。
(三)文化内涵:诗句的内涵是:要在平素生活时想到生活会有贫困的那一天,不要以为过贫困的日子和过富裕的日子一样。那么这两句话应如何理解呢?
第一句话:有要做两手准备的意思:今天虽然没过贫困的日子,但是把过贫困的日子想到了,作了过贫困日子的准备,一旦不幸要过贫困日子,自己能够过,能够适应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?无他,就是在今天没过穷日子的时候,勤俭节约,锻炼过穷日子的本领。一旦不幸,需要过穷子,马上可适应。
由此可知,这第一句话的重点,就是过富裕日子时也不奢侈浪费。
第二句话是要把“过穷日子”与“过富裕日子”区别开。知道这两种日子不一样。知道“不一样了”,就会在过富裕日子时,锻炼“过穷日子的本领”。如何锻炼?无他,就是一条:“勤俭节约”“能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”,使自己在过富日子时“就练就了过穷日子的本领。”
我国还有一句古语: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。在你富裕时就把“入俭难”克服了,还怕真穷了“入俭难”吗?
我们的传统文化非常讲究“成由勤俭败由奢”(李商隐语),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始终能注重“勤俭”就会无所畏惧。
说明:为了帮助小学生家长顺利地为自己的孩子答疑,帮助小学新入职的教师查找资料,帮助高年级学生顺利自读,本《随笔》将对这些含传统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讲解。敬请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