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月3日,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“1月健康风险提示”,近期浙江省新冠病毒感染预计1月将进入高峰平台期。眼下正是吃劲的时候,如何顺利度峰 ,浙江准备好了吗?总台央视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蹲点采访,记录下医护人员并肩作战,筑牢生命防线的一个个瞬间。
坚持就是胜利
做患者的坚强“医”靠
最近,随着浙江省各地市转运过来的病人逐渐增多,李彤已经快两周没回家了。
84岁的胡爱莲老人,曾经中风,有基础病和肺部细菌感染,从外地转过来时,已经病情危重,出现了插管的指征,虽然已经征得家属同意,但是李彤却跟ICU的医生有个特别的交代。
每位高龄老人都是家里的宝贝,像对待自家的老人一样对待患者,怎么用最小的创伤帮他们渡过难关,是李彤考虑最多的问题。这个晚上,经过多种尝试收效甚微,万不得已,李彤最终为老人实施了有创抢救。
记者:当时在急诊,为什么不给她插管?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ICU兼急诊科主任 李彤:舍不得,说不定还有那么点机会老太太能熬过来,虽然这样的机会比较小,但是直接放弃太可惜了,这个跟家属的想法是一样的。
一头是ICU,一头是急诊,李彤面临的都是比较紧急的情况。他说,自己就是把好第一关的特种兵。除了及时发现、收治危急重症患者,李彤还要见缝插针地接诊救护车、为家属判断老人病情、为产妇排查风险因素,还要随时进行心理疏导。
三年前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时,李彤曾在ICU奋战了一个多月,和当时相比,这拨疫情以来,医护人员因感染导致人手紧张是最大的挑战,最艰难的时候,李彤咬牙坚持自己去顶夜班。眼下随着同事陆续返岗、兄弟科室前来支援,抢救室床位、急诊门诊的诊位以及团队医护人数,都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倍。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ICU兼急诊科主任 李彤:我是入口,医务人员做的这个事,跟一般其他的工作不太一样,其他的工作有的时候是可以暂停的,我们做的工作不能暂停。
(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林健)